HI~歡迎來到數造云打印平臺!
說起我國空軍的“20家族”,大家都知道是運20、直20和轟20。目前運20已經批量服役,生產速度不斷加快,而直20也在網上曝光了許多圖片,即將參加今年的珠海航展。三者中間,只有轟20一直被遮掩地嚴嚴實實,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露面。
不過就在近日,國內某知名軍事論壇曝光了一張照片,展示了一個激光增材制造的飛機鈦合金超大型整體承力框,據稱該承力框面積達16個平方,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激光增材制造鈦合金構件。所謂的激光增材制造,也就是俗稱的3D打印,此前我國曾公開展示過殲31的3D打印鈦合金整體承力框,美國F22的類似結構也能在網上搜到,它們雖然技術都很先進,但是面積很小,和16平方米相去甚遠,這樣看來,這次曝光的鈦合金超大型整體承力框只可能用在大中型飛機上。
目前我國正在生產、研制和改進的大中型飛機包括運20、C919、AG600、運9、轟6和轟20。從曝光的構建上兩個圓孔來說,就排除了前面5項的可能性,因為這從這兩個圓孔的大小來看,明顯是為發動機穿過而預留的結構,我國哪種大中型飛機,有將兩臺發動機如此緊貼在一起的布局?答案是只有轟20。
如果按網絡的傳言,轟20的設計類似于B2,而B2采用四臺發動機,左右各兩臺并聯在一起。從此次曝光的整體承力框的梯形結構可以看出,它應該是轟20左側機身,并列兩臺發動機的整體承力框,而且從其一人多高的大小來看,應該處于飛機尾部位置,如果是機身中部的整體承力框,應該更高更大,而且在下半部還預留有彈艙的結構。
實際上,網上有關轟20的圖片和消息絕大部分都是假的,真正有意義的只有四條。第一條是2016年9月1日,空軍司令馬曉天在長春航展接受深圳衛視的采訪時,稱“中國現在的遠程打擊能力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將來還會有更大的提高,我們現在正在發展新一代的遠程轟炸機,將來你會看到的”。
而時隔一年之后,2017年的長春航展上,空軍司令馬曉天在同一地點面對香港媒體的現場提問國產遠程轟炸機時,霸氣回應:有也不告訴你啊。那么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留下無盡的空間讓大家猜想。
第二條是今年5月,西飛發布的一段三維宣傳視頻《大國起飛》中,在片尾出現了一款從未亮相的神秘飛機,雖然蒙著一層帆布,但是仍可以從輪廓看出這是一架沒有垂直尾翼、大翼展的飛機,與美國B2隱形轟炸機相似。雖然最終證實這只是宣傳片制作方按照美國洛克希德公司類似的視頻制作的特效,但是作為西飛推出的宣傳片,在片尾如此重要的位置出現疑似轟20的特效畫面,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官方的態度和意思。
而第三條則是7月底,在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的官方媒體中,首次披露了這樣一段試制信息。該報道稱,某項目S彎排氣管尾段樣件順利交付一飛院!大家判斷,該S彎排氣管尾段是轟20的關鍵部件,它通過復雜的內部結構,將發動機排出的炙熱氣流進行冷卻,以降低紅外信號,這是隱形轟炸機實現隱形功能的重要手段。不過,這次曝光只配上了網絡上的3D圖片,而沒有真實的照片。
和前三次只見其聲,未見其人的曝光不同,第四次曝光首次出現了激光增材制造的飛機鈦合金超大型整體承力框的真實照片,如果小編的判斷屬實的話,這無疑是轟20從幕后走向臺前的重要一步,隨著轟20研制的順利推進,估計今后曝光的東西會越來越多,大家靜靜等待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行了。
相關推薦
全部評論 0
暫無評論